《建筑材料学报》编辑部关于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声明
为进一步强化学术伦理建设,完善科研诚信体系,维护学术研究严肃性与学术共同体公信力,构建严谨规范的学术传播平台,全面提升科研工作者与期刊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,助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施,《建筑材料学报》编辑部现就学术伦理规范事项声明如下:
一、深化科研伦理建设 倡导学术创新 坚守学术创新本质,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,切实服务学科发展与产业升级。积极践行科技文化传播使命,主动承担学术引领责任。重视科研人才培养,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素养。强化职业伦理培育,弘扬求真实证、协作共享、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,筑牢学术诚信根基,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二、构建诚信教育体系 严明学术纪律 本刊严格遵循《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》(CY/T 1174-2019)标准,对存在署名争议、不当引用、数据造假、剽窃抄袭等学术失范行为的稿件实行零容忍。对查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,视情节采取分级处理措施:情节轻微者予以书面警告并设3-5年投稿限制;情节严重者终身禁发论文并通报所在单位及基金管理部门;对集体性学术失信单位,实行稿件预审备案制度;涉及单位负责人的违规行为,将向主管机构专项通报。所有录用稿件在终审阶段须通过学术原创性复核,发现问题即撤销发表资格。
三、优化编审团队建设 坚守职业准则 实施专家治刊方略,完善双盲评审机制。充分发挥编委会学术把关作用,建立标准化质量评估体系,确保评审客观公正。健全稿件处理规程,对已发表论文中发现的学术造假、抄袭剽窃或重大疏漏等问题,48小时内启动纠错程序,通过刊发撤稿声明、更正通告等形式维护学术记录完整性,同步通知合作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。对存在谋取私利、侵占学术成果等违规行为的审稿人,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、终生禁止其审稿乃至公开披露等处分。
四、强化署名责任机制 规范学术贡献认定 论文署名作者须实质性参与研究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。投稿前全体作者应对研究数据真实性、学术规范性进行集体确认,确定署名顺序后不再变更。研究资助来源须在文中明确标注,对非署名贡献者应致谢说明。作者有义务及时修正已发表论文中的学术瑕疵,必要时主动申请撤稿。
年第卷第期
文章目录
过刊浏览